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黄宗羲(精选美句28句)

  • 发布时间:2023-07-18 11:58 编辑:admin 点击:
  • 黄宗羲

    1、少年失父,中年亡国,老年丧子,人生各种不幸接踵而至。那些久远的关于随父赴任、替父报仇、痛骂阉d、四次科考、举兵抗清、泪别老师、蛰伏窃居的记忆,也层次分明的在老年黄宗羲的脑海中一一闪现。当一切尘埃落定,历经沧桑磨难,身经明清两朝的老人,最终走向书斋,苦苦思索那些关于帝王、关于丞相、关于军队、关于首都、关于赋税、关于法律、关于教育、关于胥吏的深层次问题,并开始设馆收徒,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光大蕺山学派门楣。

    2、政治上,黄宗羲认为,在法治的原则下,可以不废除君主。但“天下不能一人而治”。

    3、其次,“无法之法”是对作为君主控御臣下手段的文法律令之否定。黄宗羲指出,“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的立法心态所反映的,正是一种法家式的集权于上、以法绳下的法度观。重法而轻人,正为确保权力操于君主一人之手。与此相反,“无法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不同于法家的法度理念。《原法》之“法”乃指一套制度系统与制度典范,在政治秩序中起到一种基本的宪性作用。惟其如此,故其性质必宽简,不可能繁复细密而无所不包。王云五先生曾以纲领性的成文法理解“无法之法”,实已抓住了其中要义所在:

    4、学术竞争比之文字霸权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华夏文明的存续虽然屡屡遭际落后的异族侵凌,但运用皇权思想驯化于民却是汉人与异族统治者的法宝。因而华夏历史流淌着奴化民众的泗水,经历异族浸染后,在旋涡之中转了一圈,又逝者如斯地水花弄溅般涌出灞桥。接过皇权接力棒的异族统治者毫不迟疑地用鞭子驱赶着奴性大众奔向君主专制的传统文化海洋!

    5、经济上,黄宗羲重视工商业,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盖皆本也”。他认为有关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应该受到保护。

    6、这支落败的部众不甘心白白饿死,还是抢掠了山民的粮食。

    7、(3)从影响看,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对后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形成、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也说明了他这一思想与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一致性。

    8、并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反封建专制的斗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天,在批判和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中,它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9、中国历史上洋溢着皇权思想的绝妙智慧生生不息,面对三千多年颂圣文化之大化流行,个体生命在文字霸权底下,如何憋屈地思考自己?如何从庙堂拽回自己跪倒的身体?

    10、凡公论推荐及岩穴之贤,必招致优礼,视品给奉,而不可遽进以官,止以应诏命名;凡政治则委之详定,凡有典礼则委之讨论,经画得以奏陈而治乱得以讲究也。

    11、黄宗羲用历算的方法对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代进行了探讨,写有《历代甲子考》。他重新推算了孔子的确切生辰日期,并论证了周正建子和周历改月。

    12、从17岁起,黄宗羲就誓与阉d势不两立,与其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抗争,可为何,如今国难当头,仍是豺狼当道,小人得志?

    13、黄宗羲的情况与钱谦益大不相同。黄宗羲早期是强硬的反清复明派。1445年,弘光朝覆灭后,追随鲁王散尽家产组织“世忠营”抵抗清军南下,在多次兵败后,曾奉命向日本求援没有收获。从日本返回时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就上岸剃了头发。但黄宗羲剃发后归隐山林,沉心于学术著书和讲学,坚决拒绝与清廷合作,不答应出来做官效力,也不允许家人和学生出来做官。

    14、具体的法度细节,原本不是《原法》篇的讨论重点。无论如何,作为宪性原则的成文法必然是简而不苛、约而不繁的。它仅仅关涉政制体制最根本层面上的制度系统与制度典范,而并不触及过多具体规则。

    15、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明清嬗替的代际遭遇使他的忠君爱国思想跌落谷底。黄氏生长于晚明,这一时期,宦官横行,东林士人声讨抗议,忠臣多难丧命。流民起义风卷残云,李闯进京,崇祯皇帝从金銮殿窜至煤山,“自挂东南枝”,让明末士大夫们脸面尽失,哀伤不已。特别是满清趁势入关,铁蹄之下竟让汉人薙发易服,时人谓之天崩地解。黄氏禀性桀骜,性格坚毅。国破山河在,黄宗羲岂肯降清?他肩挑山河,亡命山涯,啸聚山林,义不仕清。

    16、第一阶段,是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懵懂期。这一时期,王阳明的主线,就是向外求,不断地寻师访友、拜访名师,广泛接触佛教、道教、儒教高人,吸取他们对修行的体悟以及对他的建议;同时,进入了模仿训练的实践环节:修建阳明洞,修炼导引术,实实在在进入了修行实践的行列,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圣人可以学而至"的誓言;除此之外,由于心性未定,一会儿沉迷于诗书研究,一会儿又对游侠和军事感兴趣,一会儿对隐居充满向往,一会儿又对入世建功立业情有独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直到贵州龙场的蜕变时候,这才迎来了人生目标的最终定型。

    17、谁知,一来到南京,竟是自投罗网,直接让阮大铖给关了起来。

    18、在明朝灭亡之后,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的黄宗羲终于在山野岑寂。由于有了静默深思的机会,黄宗羲厚积薄发的睿思智力便超越了时代和传统文化的羁绊。道义荷肩的他,通过草根的贴近性感知,反而使他在柴房书案的一灯如豆中心底亮堂。农人们在山间田野的耕作依然故我,并没有因异族的统治改变男耕女织的生存习惯。大明灭亡了,国家难道也亡了?传统皇权文化的理念不能解释这现象,但处于山野林间的黄宗羲却有了新的认知。皇帝亡了,江山依旧在;大明王朝灭了,大清的国除了让民众加了一根辫子外,皇权支撑的国依然如旧。农民起义打倒了明朝的皇帝,换成流民领袖李自成,继而满清八旗又推翻了李自成这位短命的汉族皇帝,换成了当下大清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这打倒皇帝做皇帝的恶性循环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周期律。原来,根子不在千里江山的“存亡”,江山不会亡,只有皇帝、皇家会亡。皇帝霸占了江山,只要有皇帝存在,只要有个人专制,不论名称怎样变化,都是个人专制的恶性循环与重复。回忆这一时期转瞬即逝的王朝更换,不论是崇祯皇帝、李自成,还是顺治、康熙,都是化大公为一人私有!因此关键的是大好河山之上的普罗大众是否成为主人,变一姓为百姓的国家?于是,皇权存在的合理性便在黄氏内心挣扎角力。终于,民本思想破土而出。虽然在黄宗羲之前,亚圣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这只是孟子思想的零星片断的闪光,并不构成完整意义的民本理论。而此种欲言又止的民本言词的闪光,又多为后世儒者利用为一种维护皇权对民众的忽悠。黄宗羲的民本理念却是在明清换代天崩地解的周遭中,从与山野田间的亲近性和对庙堂的疏离中产生,这反皇权的思想成为他内心的力量,使黄氏思想款接古今天地,获得了民本理念的精神唤醒。民本思想的推衍自然内生民权的动力,黄宗羲据此毅然决然地把批判的目标直接指向与民权对立的皇权。因而黄氏对皇权的批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全面的,不像孟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19、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20、  黄宗羲思想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是其批判求实精神及力主改革的理论勇气,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士志于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也激励着我们今天坚持改革的决心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尤其是作为有社会良知的现代知识分子,更有必要学习和发扬黄宗羲的批判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

    21、公元1630年,黄宗羲经人介绍,加入东南士人政治团体复社,并参加复社的金陵大会,

    22、公元1638年,作为东林d遇难家属代表,在《留都防乱公揭》上领衔签名,

    23、那时候的黄宗羲一直没什么烦恼,快快乐乐的度过了九年无忧无虑的“官二代”生活。

    24、随着大顺军攻入北京,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以发披面吊死煤山,明王朝北京政权垮台。

    25、“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

    26、能与之媲美的,大概是当年挺火的一道帝都礼仪题:一对泰国夫妇带孩子乘车,司机觉得孩子可爱,能不能摸孩子的头?

    27、受父亲和老师的家国情怀感召,在南方风起云涌的反清斗争中,三十六岁的黄宗羲回到家乡余姚黄竹浦,与弟弟黄宗炎、黄宗会聚起族中子弟,组建义军,并托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名,称义军为“世忠营”。虽然南明的鲁王监国政权很看重这支武装,并授予黄宗羲监察御史兼兵部职方司主事职务,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支激于义愤的农民乌合之众,并没有多少战斗力。被动参加的唯一一次战斗,就被清军冲的七零八落,大败亏输,鲁王朱以海落荒而逃,一直逃到海上才觉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