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精选美句74句)

  • 发布时间:2024-01-19 09:26 编辑:admin 点击:
  •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在他之前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并以此谋生的人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孔子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其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敬鬼神而远之。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3、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学中常见考点,考生对相关理论应烂熟于心,灵活运用,才能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得心应手!

    4、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奋好学、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6、关于教育对象: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7、孔子曾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也就是说,以骄傲为乐,以到处游玩、游手好闲为乐,以大小宴为乐,都是有害的快乐。可见,孔子反对游手好闲、放荡游乐、毫无节制的游玩等佚游行为。他认为佚游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许可,佚游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局限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害。(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8、②孔丘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已有发展,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述,如“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敲黑板:《诗》、《书》)

    9、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10、③力行。要求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言必信,行必果。”

    11、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游,倡导“山水比德观”

    12、②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4、孔子非常重视德育管理。德育管理思想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提出“以德育人”、“以德治国”,都体现了德育在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做法有:树立榜样,正面引导——“见贤思齐”;严格要求,尊重爱护——“既往不咎”;身体力行,及时反馈——“听其言而观其行”;自我反省,自我改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5、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16、简答/论述(河南20/苏大华中福师江苏辽师杭师19/安师山师深大山师/湖师/辽师/重师广师华南川师16/河南/天师河南贵师华南/陕师江苏海师21/天师辽师吉师/中央民族苏大天师东北川师东北川师江苏湖师15)

    17、  在文献知识方面,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教授学生。对于“六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18、孔子提出了儒家学说,尽管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而《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的“有教无类”满足了平民入学接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21、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孝道是仁的基础。孝不仅仅是赡养老人,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和长辈的敬重之心,是态度问题,如果只赡养而不尊敬,那就和饲养牲口无异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反而对别人很尊敬,那就不正常了,所以看一个人的品行怎么样,首先就是看他有没有孝心。

    22、孔子指出来,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要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了品德修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

    23、所谓“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等典籍,而品行、忠诚和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两方面。

    24、A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的启发性教学原则,孔子也是世界最早提倡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教育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2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26、思:孔子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春秋时有不少古代历史文献流传,如《夏书》、《商书》、《周书》等。孔丘重视这些历史文献,他“好古敏以求之”,收集编纂,他所选取的材料,都符合垂世立教示人轨范的政治标准,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孔丘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他要弟子们从学习文献中继承和恢复周道。据传,作为有系统的教材,《书》本有百篇,经秦焚书之后,至西汉初年伏生所传仅存29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故称《今文尚书》。晋梅伪造《古文尚书》25篇。今所流传的《尚书》,是后人将《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合编而成。它保存了一定的古代文献史料,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8、平民学校也是由他建立的。

    29、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0、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当时文化的中心,周朝的典章制度在鲁国保存得最完整,孔子自幼受到西周文化熏陶,因而对周礼非常熟悉和钦佩,“吾从周”便是他发自内心的活语。

    31、《诗》之教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

    32、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3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34、关于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35、孔丘68岁自卫返鲁,有了阅读鲁国档案史料的条件。他据鲁史记、周史记等史料而作《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春秋》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灾异等方面材料,共有1232条。他编《春秋》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书中维护名分,寓意褒贬,贯注他的学说。《春秋》作为历史教材,是一部提纲挈领的教学大纲。由于记事简略,言辞古朴,后人为了学习的方便进行了阐释和补充,称为《传》。《传》流传至今有三部,即《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合称《三传》。《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6、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孔子在选择教育对象上奉行的是“有教无类”的原则,这就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当时受教育者的范围,在当时让一些有意想学习,但是却支付不起学费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孔子为培养人才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37、学而优则仕,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

    38、“有教无类”的本意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泛;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

    39、对这两方面既要认清差别,还要摆正位置。他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所以,在他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敲黑板: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但是,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串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所以文化知识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

    40、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41、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42、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

    43、孔子指出,在教学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来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这种教学的方法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

    44、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45、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46、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

    47、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48、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49、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50、“学而优则仕”包含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往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51、“礼治”与“仁政”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依据“礼”与“仁”而提出的管理原则与管理方法,今人概括为“礼治”与“仁政”。这一概括体现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核心为人本主义、仁爱主义、中庸主义和理性主义,即所谓的“仁、义、礼”。在具体方法上,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要重教化,“富而后教”,轻刑罚,并反对过度榨取,要把人当做人,给予人起码的生活条件。他还提出要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树立君主权威。

    52、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53、教辅资料:必背百题/真题真练/ 综合题库 /大纲解析 /333逻辑图 / 311逻辑图 /

    54、道德教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仁”的核心是爱人

    55、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周易》以“--”象征阴,以“-”象征阳,由阴爻阳爻两种基本符号配合组成八卦,象征八类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再将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六十四卦,象征各类事物间的关系。《周易》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这些文字称为《易经》。《易经》早已存在,据说孔丘晚年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才写出了《易传》(包括《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合称《十翼》)。孔丘晚年将《周易》作教材,传授给部分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有孔丘传《易》于商瞿的记载。

    56、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57、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出生于鲁国陬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

    58、①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谈话和个别观察,主张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59、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60、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题干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变得懒惰。体现出孔子学与思并重,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故B项正确。

    61、孔子指出来,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要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了品德修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

    62、C项:孔子是我国首倡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63、孔子关于学生管理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培养学习兴趣——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注重学习方法——学、思、习、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第端正学习态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认为,学校的管理者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减小教育管理的压力。

    64、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断,孔子还提倡因材施教。

    65、③《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敲黑板:《诗》、《书》、《礼》、《乐》)

    66、(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项正确。

    6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中。

    68、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69、以下是关于《六经》的详细介绍(虽然考点没有这么细致,但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有必要了解哦!各位优秀的人民教育家们,大家也有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哦)

    70、 儒家的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能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

    71、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72、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丘认为,礼是立国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他说:“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是发展的,故有因有革有损有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三代之礼,周礼较为完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丘以周礼为依据,从春秋的社会现实出发加以部分改良,编成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称为《礼》,作为教材,他说:“不学礼,无以立。”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

    73、《春秋》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而不至于犯上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