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精选美句88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1、“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行”指的是“实践”,所以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协调。它不是强调理论决定实践的唯心主义,也不是强调实践决定理论的唯物主义,而是不偏不倚,互为表里。
2、革物致知,致良知。向心内求知。存天理,顺人欲。(与存天理,灭人欲的不同革物对象及理念的反差。)即为王阳明心学。
3、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4、“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5、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6、你若能洞察人性,无往而不利,但是到了这个境界,善恶只在一念间,但是无论你选择哪个,最后的结果还是趋于人类整体的欲望,你敢强行逆趋势而为,必败。所以这个道不会让你富的流油,奴役其他人,迟早会崩的,他会在你的能力增长过程中不断去能力,来维持整体的道的趋势,慈善就是一种方法。
7、龙场悟道把这个高度提高到没有什么天理,所有的天理结果都是人类的欲望引导的,人类的欲望就是天理,如果没有欲望,就不存在天理,让人在悟道的时候把专注天理改成专注人欲,你为什么爱你的妈妈,因为符合天理?不,只是符合人欲,爱父母是人性,所以天理就是爱父母,仅此而已。
8、比如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是这么解释“知行合一”的: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惜的是这并非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正涵义。
9、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这需要从我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11、王阳明是明朝的哲学家,是心学的真正创始人,当然王阳明非常仔细的研究过朱熹的天理学说,也想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参透事物,他曾经对着一丛竹子去格物,想啊想啊,格了大半天,把自己都给累坏了,甚至都生病了,也没有格出个道道来,天理到底在哪里?朱熹的那一套格物致知的天理学说在王阳明这做不到,行不通,感觉他们做的太草率了,王阳明只能作罢。话说突然有一天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猛的一念非常明确的知道,天理全在我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从此王阳明心学横空出世。王阳明认为用不着用心去追求外面的天理,根本就没有心外面的天理,心就是一切,天理就在我心中,这个世界的天理只属于心。王阳明太了不起了,在王阳明的心中,整个世界都是以自己的心的了解作为基础,外面的世界肯能都在,但是在王阳明看来,如果心中没有的怨恨,那就不是怨恨,心中没有的感激,那就不是感激,心中没有的拖累,那就不是拖累,心中没有朋友,那就不是朋友。只要心中没有的就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按照普通人的一般理解,被我们心中抹去的朋友,友情虽然没了,但那个朋友还活在世上,王阳明却不是这样,而是心中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这么一说,感觉王阳明把自己的世界缩小了,其实恰恰把自己无限的放大了,把世界装进心中,天地万物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因为如果一个人都去世了,那天地万物又在何处呢!
12、良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知道善恶,同时更是对善恶的好恶,即喜好善而厌恶恶,被称为“好善恶恶”。王阳明认为,对善恶的好恶本身就是一种“行”,“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13、 第“知行合一”中对“一”的理解。“知行合一”一词是王阳明关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命题,强调的是知和行的顺序问题,否定了“知”先于“行”,也否定了“行”先于“知”。所谓“一”,则是指二者同向同行,采取一致的方向。(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14、良知是近乎完美的知,知本源本性本质的知!没有实践和验证是不能致良知的。
15、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16、慢慢悟道吧,提升思想境界,很快乐,当然了,悟道不保平安,不保赚钱,不保彩票中奖。
17、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18、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19、实例,地主,靠自己勤劳赚了三亩地,自己种一亩出租两亩,两代人把土地做到十亩,天灾是规律性降临的,其他地主完犊子了,低价卖地你回收,还帮助其他地主度过难关,但是他们没地了,又给你做工,这么循环,地主的地越来越多,人欲趋势就不在你而在他们了,然后就分田地了,这事儿要么你自己做,要么他们帮你做,以前的思想是我赚的钱是我的,你们抢是违背天理的,因为你们的人欲才让你们抢我,要去人欲才行,但实际上,人欲才是主导天道走向的,仅此而已。
20、因为“知行合一”中的“知”,并不是指“知识”,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心学中的“良知”。
21、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22、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23、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
24、除了这一更深层次的解释之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另外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也就是:嘴上知道的,也要身体力行的去做到,否则,他们的“知”与“行”便隔断了。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5、清初的王夫之说:“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犹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则确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为行也。”
26、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27、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8、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见解,关注我,私信我,我们可以一起进步,谢谢!
29、所有的道,都归于普渡众生,所以钱多钱少的不重要,恶财太多必被反噬,散财卫道才能保平安。
30、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
31、为了更详细的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概念,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王阳明心学的框架脉络:
32、这基本上就是心学核心,后人不断把悟道过程用文字记录,导致分支五花八门,还内讧,这也算是人性的体现。最终目的,就是在无序的人类欲望碰撞中找到规律,这句话不好,要把人欲碰撞比喻成水,你就可以借水势做你想做的事儿了,切记,判断失误会淹死,逆流而上会淹死,你只能顺势往左往右,别撞石头上碰死。
33、同时,既然知善知恶同时也是好善恶恶,那么这种好恶肯定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为善去恶。如果你嘴上说着知善知恶,却并不为善去恶,说明你并不是真的知善知恶。
34、“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35、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36、日子将过得很整齐。失望将渐渐淡灭,容希望再生。
37、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38、清浅而淡远的生活是殊途同归的期冀,在这样一个终点之前,我抉择了我的路并且敢于承担它的一切。当最终想好了这一切,我发现希望值得等待,而失望值得经历。
39、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0、王守仁强调知和行的统特别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论证知和行的“合一并进”关系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1、要说他最突出的贡献,那便是将宋朝时期的“心学”发扬至顶峰,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一下“半圣”。而“知行合一”是他所提出的著名思想理论之一。
42、 第“知行合一”的词性分析。“知行合一”是个中性词,不暗含各种褒义和贬义,更强调的是要实现认识事物的道理同实行其实密不可分,可用作宾语等语法。
43、“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44、“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45、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
46、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在前面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另外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就使得王阳明心学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实用型的哲学思想,这点王阳明太伟大了!世界上很多人都讲过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知先行后,或者行先之后,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王阳明的看法是:必须干,才有知,没有干,这个知是假的,其实就等于没有知。所以王阳明是实干主义哲学家,但是这样并没有达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境界。而真正的知行合一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打个比方说:我们闻到恶臭的东西,自然而然就避开了,看到美丽的花,本能的靠近。在这个情况下,行动和知就完全是一件事,知和行不像夫妻那样你先走我跟上,也不向情侣那样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走,而是根本就是一个人,这就是王阳明的说说的知行合一!
47、最终,我们还是要星辰大海的,道无止境,让你活的舒服点而已。恰巧你有能力普渡众生,别犹豫,普渡众生吧!
48、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
49、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50、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51、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52、多少葱岁月,光亮之上,黑暗之流年回转,我以为至少了一点希望。
53、欲知,必先革物。弄清楚存在的本质,情状,衍生,范围,时态,存亡,条件,……起码从这七个角度去认知去格物吧!格,就是把存在的要认识的物按自己心里的认知方法分解,规定其特殊与普遍,从自己内心去求解。先有自己内心固定的定位座标的点,才能辩别不同的物而形成不同的概念。
54、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55、因此,真知一定会表现为行,如果没有行,说明你不是真的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另一层意思。
56、就像你知道饿,肯定会去找东西吃,如果你嘴上喊饿却不吃东西,说明你并不饿。
57、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58、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59、那么良知是什么呢?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天然的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就是良知。比如上个月昆山反杀事件一传出来,所有的网民都说电动车哥反杀是正当防卫,这就是良知,尽管大部分人都不懂法律。
60、 第自身要践行“知行合一”。当我们已经了解到“知行合一”这一成语的概念和运用语境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知行合一”,真正将自己所学到和感悟道德良知等于行动结合起来,真正践行出良性,回馈社会,回馈祖国。
61、啊,说半天忘记写知行合一了,这也是天理人欲一样的前后思想争辩,一件事儿到底是看明白了再做,还是做完了再慢慢想,分先后,要么说大道至简呢,老王直接说别犟嘴,一边干一边想,然后落实到现在就是每天的早会了。
62、要学会举重若轻地,活下去——用智慧,用意志,用已经失望的希望,或者注定冷却的激情。
63、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64、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65、 第“知行合一”的运用。关于“知行合一”的分词解释:知,即致吾心之良知;行,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所以,“知行合一”也被多所学校当作校风或校训,以此来激励莘莘学子力当“知行合一”的人。
66、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如何比对?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像个苦行僧,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圆满得道,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人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操作性。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学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这是何等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致良知,便是和谐社会。并且,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的地步。今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给父母洗脚就是孝顺,明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达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因为让母亲体会到“为人母”的温暖感觉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无限欣慰;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而按照孔子和王阳明的路子,是不存在这种尴尬的。孝心,友爱之心,人与生俱来,但同时也清楚,时境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达才行。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思考、会观察、会发问、会学习、会行动。这种学习,是因良知的推广和扩充的需要而做的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阳明的理解最为准确。当我们每天因致良知而学到了些具体实践知识,并努力的不断践行时,比如天天尽孝悌、与人为善,就会感到很快乐。确实,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岂能不悦?
67、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68、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69、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70、那么良知是什么?良知是心的本体,孟子也说过良知是一种不必经过思考和学习的道德本能,用现代白话讲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意识,存在于我们骨子里的基因或潜意思。王阳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而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并且一定隐藏着人之为人的伦理元素,无染的人性和纯洁的天理。这又让我联想到佛学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慧根,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宝藏,被灰尘所蒙蔽,所以世人都是未觉醒的佛。心学也一脉相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因为人们的良知和圣人的良知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不能成为圣人呢?因为世人的良知本体(也就是心)被物欲污染了,被灰尘蒙蔽。那怎么办呢?王阳明提出“去其弊”,就是把隐蔽良知的那些灰尘,那些障碍,那些垃圾全部去掉,也就是去恶为善。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去除心中的盗贼,心中的这些盗贼正是由于被物欲所滋养,躲在人们的心中,站在良知的边上,非常难于去除。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怎么办呢?王阳明提出了两种方式:一是静静的反省,用静的途径来捍卫良知,二是事上练,就是干事情,在世事当中磨练,用行动实践的方式来捍卫和磨练良知,这就叫致良知!
71、但是这个道还是有个终点,人就是有终点的,千万别忘记人会死,这样也会快乐。
72、进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来,认为良知向外发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于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73、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
74、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
75、这个终点就是你在河里游来游去的很自在,突然给你冲大海里去了,我靠了,这么大,我咋总结人欲。
76、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77、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78、王阳明打了个比方:如果你知道饿,你肯定是想吃东西,知道饿是“知”,想吃东西是“行”,知道饿和想吃东西是同时发生的,因此知行合一。
79、“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80、其中含有某些辩证统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别和界限,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工夫不能分做两截去做。“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也;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81、建国后不提倡思想境界的提升,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加上去四旧,去糟粕,思想完全断层了,导致我们对悟道的理解仅仅变成羽化飞仙,降妖捉怪。改革以后专注搞钱,有钱以后专注许愿,所以有钱就成天理了,人就成功了,佛教变成许愿池了,什么哲学思想去一边了,少林寺都专注搞钱。
82、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83、要遇见很多人,可是我们终究要离开,最后留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希望那个人,是你。
84、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85、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86、这个本质上是修行的实操,想和做是不能同步的,假装打你一巴掌,你会自动抬手遮挡,这就是先做后想,天天努力学习基础知识,把一件事儿看通透,再去做,就会更容易做成,比如考驾照,这就是先想后做,这在修行中很重要,别修一半而中道崩殂了,所以还是要保证我们自己物理存在的,最后,老王说,你就干一步想一步,指导原则就是专注人欲,随时修正,当年他平叛的过程中就这么干的,老天开眼没让流矢打死他,要是挂了,心学也就没下文了。
87、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