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叶圣陶简介20字(精选美句64句)

  • 发布时间:2023-09-10 10:23 编辑:admin 点击:
  • 叶圣陶简介20字

    1、那么,此类山寨比赛为何能够持续多年?在法院判决“不正当竞争”后,为何依然除而不绝?我们将持续关注。

    2、记者搜索发现,目前网络上仍能搜索到2020“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培训信息。在一名为纳思书院的在线微店中,2020“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售价1880元,不过,目前产品已下架。

    3、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他的身体本来是瘦弱的,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成了个病人的样子。

    4、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种子了。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这,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地表示这个警告的意思;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

    5、再次,在写作训练的方式上,叶圣陶认为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若但读物得宜,便令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因为“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词滥调的路子上,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通常说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临摹来的。”

    6、接下来,我便陆陆续续收到北京快递来的书稿。时间到了2020年元月,忙完教辅书稿的审读工作后,我打开语文教育家研究丛书的一部部书稿。书名赫然在目:《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全是著名大家。我打开电脑,一一搜索书稿的作者信息,当我看到《叶圣陶》一书的作者徐林祥老师的相关介绍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7、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8、据马磊博士说,顾黄初先生晚年病重期间,为了减轻病痛而转移注意力,就坚持手抄《四书》,抄到“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时,还特意加注:

    9、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我们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我们还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者少用一个助词。说一句话,一定要在应当“然而”的地方才“然而”,应当“那么”的地方才“那么”,需要“吗”的地方不缺少“吗”,不需要“了”的地方不无谓地“了”。这样锻炼好像很浅近、很可笑,实在是基本的,不可少的。家长对于孩子,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就应该教他们,督促他们,作这样的锻炼。可惜有些家长和小学教师没有留意到这一层,或者留意到而没有收到相当的成效。我们要养成语言这个极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就只得自己来留意。留意了相当时间之后,就能取得锻炼的成效。不过要测验成效怎样,从极简短的像“我正在看书”“他吃过饭了”这些单句上是看不出来的。我们不妨试说五分钟连续的话,看这一番话里能够不能够每句都符合自己提出的要求。如果能够了,锻炼就已经收了成效。到这地步,作起文来就不觉得费事了,口头该怎样说的笔下就怎样写,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文章,只要是会写字的人,谁又不会做呢?依据的是没有毛病的语言,文章也就不会不通了。

    10、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11、要使孩子感觉无味,就不是最好的教材。所以国文教材普遍的标准,当为儿童所接触的事物,而表现出的方法,又能引起儿童的感情的。

    12、因为孩子的生活,差不多浸渍于感情之中;冷静的理解,旁观的述说,在孩子殊觉无味。

    13、叶圣陶的“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内心的真情和实感。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写作时感到的“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不仅感到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去写。

    14、这时候稻草人更加伤心了。他可怜那个病孩子,渴到那样,想一口茶喝都不成:病到那样,还不能跟母亲一起睡觉。他又可怜那个渔妇,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病孩子扔下不管,他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给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作褥,给孩子一些温暖:又恨不得夺下小肉虫的脏物,给渔妇煮粥吃。如果他能走,他一定立刻照着他的心愿做;但是不幸,他的身体跟树木一样,长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他没有法子,越想越伤心,哭得更痛心了。忽然啪的一声,他吓了一跳,停住哭,看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鲫鱼被扔在木桶里。

    15、一年多过去了,还没见碧玉一般的芽钻出来。兵士生气了,他说:“我真是个傻子,以为是什么稀奇的种子!原来是死的,又臭又难看。现在明白了,不为它这个坏东西耗费精神了。”他就把种子挖出来,用全身的力气,往很远的地方一扔。

    16、1894年出生于文化名城苏州的叶圣陶,是从姑苏走出的一代师表。今年是他逝世30周年,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名人馆近日推出《俯仰两无愧——叶圣陶文献展》,以纪念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7、叶圣陶(1828~1916),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中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出版了中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的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8、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19、夜更暗了,连星星都显得无光。稻草人忽然觉得由侧面田岸上走来一个黑影,近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她站住,望望停在河边的渔船;一转身,向着河岸走去;不多几步,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稻草人觉得很奇怪,就留心看着她。

    20、2020年,高校原有的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强基计划开始实行,厦门大学的招生条件之一要求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竞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1、只要不光让学生们坐在那里听,不光让学生们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在学习的当儿,肢体肌肉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他们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

    22、根据家长提供的联系方式,央广网记者联系了一位自称学大教育的首席咨询老师,该老师表示,“小升初的备战方向上,孩子们最需要的三个方向,语文就是叶圣陶杯,也就这一个。咱们会有协议的,二等奖最低能给你做9000,然后一等奖最低12000,这个事情我们做了好几年了。”

    23、种子在街上躺了半天,让清道夫跟脏土一块儿扫在垃圾车里,倒在军营旁边。一个士兵拾起来,很高兴地说:“稀奇的种子让我拾着了,我一定是要升官了。”他就把种子种在军营旁边。他盼着种子快发芽开花,下操的时候就蹲在旁边看着,怀里抱着短槍。别的兵士问他蹲在那里干什么,他瞒着不说。

    24、麦田里有个年轻的农夫,皮肤晒得像酱的颜色,红里透黑,胳膊上的筋肉一块块地凸起来,像雕刻的大力士。他手里拿着一把曲颈锄,正在刨松田地里的土。他锄一会儿,抬起头来四外看看,嘴边透出和平的微笑。

    25、听起来,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瞠目结舌?但这就是最近部分家长遇到的怪事。

    26、那女人沉默着站了一会儿,身子往前探了几探。稻草人知道可怕的时候到了,手里的扇子拍得更响。可是她并没跳,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27、其次,在写作教学目的上,叶圣陶先生认为应立足于“应需”。“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故课内外作文的训练必须立足于“应需”。他说:“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28、要使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须要根据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方法来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

    29、天眼查显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陶文润公司)成立于2016年,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为康桂芝。

    30、参赛稿件题材、文体不限,要符合大赛写作理念与主导思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见附件一“大赛章程”,或登录大赛网站查阅有关解读与指导文章),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诗歌20行以上)。

    31、西方有个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32、1917年3月,圣老接受好友吴宾若、王伯祥邀请,到甪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教书。在那里,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和创作生涯。

    33、国王就叫人把这粒种子取来,种在一个白玉盆里。土是御花园里的,筛了又筛,总怕它还不够细。浇的水是用金缸盛着的,滤了又滤,总怕它还不够干净。每天早晨,国王亲自把这个盆从暖房里搬出来,摆在殿前的丹陛上,晚上还是亲自搬回去。天气一冷,暖房里还要生上火炉,热烘烘的。

    34、“这里哪来的茶!你老实一会儿吧,我的祖宗!”

    35、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他说:  “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也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36、从前的人学作文章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个话好像含有神秘性,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文言不同于口头语言,非但好多词不同,一部份语句组织也不同。要学不同于口头语言的文言,除了学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以外,没有别的方法。而诵读就是学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的一种锻炼。所以前人从诵读学作文章的方法是不错的。诸位若要作文言,也应该从熟读文言入手。不过我以为诸位实在没有作文言的必要。说语体浅文言深,先习语体,后习文言,正是由浅入深,这种说法也没有道理。文章的浅深该从内容和技术来决定,不在乎文体的是语体还是文言。况且我们既是现代人,要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在口头既然用现代的语言,在笔下当然用按照口头语言写下来的语体。能写语体,已经有了最便利的工具,为什么还要去学一种不切实用的文言?若说升学考试或者其他考试,出的国文题目往往有限用文言的,不得不事前预备,这实在由于主持考试的人太不明白。希望他们通达起来,再不要做这种故意同学生为难而毫没有实际意义的事。而在这种事还没有绝迹以前,诸位为升学计,为通过其他考试计,就只得分出一部份工夫来,勉力去学作文言。

    37、“我渴死了!”孩子竟大声哭起来。在空旷的夜间的田野里,这哭声显得格外凄惨。

    38、富翁就到渔夫那里把种子买了来,种在一个白金缸里。他特意雇了四个有名的花匠,专门经管这一粒种子。这四个花匠是从三百多人里用考试的办法选出来的。考试的题目特别难,一切种植名花的秘诀,都问到了,他们都答得头头是道。考取以后,给他们很高的工钱,另外还有安家费,为的是让他们能安心工作。这四个人确是尽心尽力,轮班在白金缸旁边看着,一分一秒也不断人。他们把本领都用出来,用上好的土、上好的肥料,按时候浇水,按时候晒,总之,凡是他们能做的他们都做了。

    39、(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期刊研究所研究员)

    40、此外,在作文的构思与修改方面,叶老有专文论述。一篇文章的构思,是“事前准备”工作。叶老说:“作文在一个字不曾写之前,整篇文章已经活现在胸中了”,“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多次强调作文要“想清楚然后写”,并且使之成为习惯。平时还须做些“准备工夫”: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与仔细认识的习惯、养成推理下判断有条理的习惯及正确的语言习惯。这“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象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  修改是善后工作。叶老说,修改,是为了使“语言妥当”。“语言妥当”,即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又充分又确切”。认为“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对于作文批改,叶老颇有感慨:“我当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所以他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加以引导和指点。从而养成自己改的能力,终身受用。此外,在与人交往的书信中提出了“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等形式,特别推荐两种批改方法:师生共改与面改。在“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的情况下,“兼采其他办法”是叶老批改方法的核心。

    41、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包裹的一层幕就是我们很容易被蒙蔽的心,生活中,如果我们在看事情时,被表象迷惑了的话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心。

    42、此后两年左右,叶圣陶从应约投稿的作者变为全国最大的文学刊物的主编,肩头上的分量与对新文学的贡献便与日俱增。当郑振铎避难欧游的时候,也许并未能预料到这一委托的意义,更未曾预料到会有几多光华灿烂的明星,将从这里升腾而起,光照史册。

    43、从叶圣陶童话的基调看,多数童话都采用了民间故事中常用的反复变奏手法。虽然其童话中包括童话固有的奇幻色彩,但多数细节描写都以写实为主,故事中的幻想也是在写实基础上产生的,这样的写实,在一般童话中很难找到。

    44、学好数学的制胜法宝!!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

    45、有的书比较容易读,读起来用不着花多大的力气,有的书比较艰深,读起来并不怎样松快。但是无论什么书,都不能让眼光像跑马似地溜过就算,一定要集中心思,把注意力放在书上。这是第一。第一口气直往下读,不如每读一段,稍稍停一停,回过头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些什么。一口气往下读往往不能消化,好像囫囵吞枣一样;停下来想一想就像咀嚼一样,才能辨出真的滋味来。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的课外读物,尤其需要下这个工夫。第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起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有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写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

    46、但与此同时,王女士发现,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小升初”家长群里,大量发布关于“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决赛培训的信息。

    47、从叶圣陶童话的思想看,《稻草人》的优点是唯美和讽刺,均有极高的思想价值。

    48、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49、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50、无论读哪一类书,都必须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辞典、图表,等等。要知道一个字的精密的解释,一个词语的正确的涵义,就得翻查字典和各科辞典。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正确位置,就得翻查地图。要知道各种东西的实相,就得翻查各种图谱。要知道一个人物的经历、一件事情的概要,就得翻查年谱和大事表。工具书是不开口的顾问,会回答你的各种疑难;工具书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能让你查考各种想知道的事物。个人要置备所有的工具书是办不到的,你得尽量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里的工具书。在阅读各种课外读物的同时,你得熟悉各种工具书,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51、他照常工作,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自然,种那粒种子的地方也一样,耕、锄、浇,样样都做到了。

    52、资料显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从2003年起举办,至今举办到第十八届,在其官方介绍中,该比赛只面向全国各地高中学生(含职高、中专等),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不少考生因在该项比赛获奖而被大学自主招生录取。

    53、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理上生长的需要就成,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品德、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让他们能动地利用这些条件,在德智体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

    54、从扬州回到西安很多天了,每当我俯案看稿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徐老师可亲可敬的面庞,既钦佩其人品,出于职业习惯,也总会想起他对文字的尊重,对图书的敬畏之心。

    55、上述公号的账号主体都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56、世界之广大,人类之渺小,赖有想象得以勇往而无惧怯。孩子在幼年就陶醉于想象的世界,一事一物,都认为有内在的生命,与自己有紧密的关联,这就是一种宇宙观,对他们的将来大有益处。

    57、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58、从叶圣陶童话的构思看,他的童话主要师承安徒生和王尔德,带有泰戈尔散文诗的浪漫色彩,却另有他自己的特色。其中,《稻草人》有如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尽管如此,叶圣陶童话却具有王尔德童话所缺乏的浓烈乡土气息,比安徒生童话更强烈的思辨精神。

    59、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夫人警告,可妇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

    60、从叶圣陶童话的主题看,《稻草人》表现两种生活观念冲突及冲突后的绝望。

    61、后来,我把这些建议传到北京,出版社对这些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全部采纳。下午三点,约见的时间刚刚到,徐老师便夹着文件夹,带着茶杯来到宾馆,对我提出的问题极为认真地一一作了订正。离开宾馆时,徐老师叮嘱我,让我多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望着这位老人离去的背影,我不由得心生感叹:徐老师真是一位在治学上精益求精,为人又和蔼可亲的学者啊!

    62、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

    63、展览得到叶圣陶之孙叶永和夫妇、孙女叶小沫女士的大力支持,共展示圣老日记手迹38页,父子家书4封,冰心、老舍、郭绍虞、朱自清等友人信札20通,以及圣老亲手整理并作说明的老照片150张等。其中,圣老日记手迹与友朋信札均为首次公开展示。展览还得到了叶圣陶纪念馆和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