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百字(精选美句86句)

  • 发布时间:2023-08-24 10:38 编辑:admin 点击: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百字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陶行知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指“专一”)“集”(指“搜集”)“钻”(指“钻进去”)“剖”(指“解剖”、“分析”)“韧”(指“坚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百字)。

    3、他关于大事与小事关系的辩证法极其精彩。1928年,他在给大学生的“介绍一件大事”的信里说:“人生为以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我现在愿向诸位介绍一件大事。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打坐,则小事变成大事。”

    4、生活是教育的本原。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5、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6、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7、自新:根据中国国情,创建中国特色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自述一生要做三件事。一件事是反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洋化教育;第二件事是反对不适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封建传统教育;第三件事是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人民大众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陶先生把“小庄”改“晓庄”,“老山”改“劳山”,标志着中国世界新教育的曙光从晓庄升起,晓庄是生活教育的发祥地和第一块实验基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块丰碑。

    8、“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9、AbstractTaoasapioneerofmodernChineseeducationtheoryandpracticeoflifelongcommitmenttoeducationandhiseducationalthoughtforeducationandsocialneedsandhumandevelopmentassocialsubjectsinitsaccumulatedexperienceoflearningandpractice,effect,themeaningoflifeandotheraspectsofcognition.

    10、我们中国的教育,倘若忽而学日本,忽而学德国,忽而学法国、美国,那终究是无所适从。

    11、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陶行知先生说:他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陶先生做过这样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陶先生是一个追求独立、追求人身价值的人,他不喜欢现在社会上那些不好好工作游手好闲的混混,不喜欢那些身体健全却靠别人养活的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百字)。

    1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行知的关于教育理念的名言,欢迎阅读。

    13、“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14、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5、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最后还可以“画”出一张“简笔图”(见下图)来表达。这张图另辟蹊径,分别从七个方面,在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说清楚了生活教育的哲学观瞻。这种观瞻和路径,正如陶行知自己说的“学我者生,像我者死”那样,帮助我们在琐碎、纷乱的教育行走里,尤其是今日“学陶”、“师陶”喊得震天响的浮躁气下面,看到那些被历史淘尽后的思想积淀和精神底色,更看到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自觉自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点,和弃医从文的鲁迅、弃政从教的孔子颇为相像。

    16、“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是陶行知在杜威“做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得出的。陶行知认为,也只有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生活即教育”和“社会即学校”才能够具有可操作性。教学做合一则解决了当时中国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问题,以及将教、学、做三者分离的教育状况,而是将劳力与劳心相结合,实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的目标。

    17、陶行知为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财富,是生活教育的理论。从1922年陶行知发表《生活教育》正式提出“生活教育”的基本概念以来,时间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如今放眼世界,欧、美、日、韩等各国(地区)对“生活教育”的研究多有建树,国内的研究和实践更是不断取得新绩和突破。我们发现,自民国以降,教育家灿若星辰,唯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践,非但未被湮灭;相反,正越发显现生机,在城市、乡村的广袤大地上茁壮成长。我们在惊叹于这一奇迹的同时,首先要问的便是:“生活教育”到底从何而来,她又缘何能超越时空,具有如此历久弥新的魅力?

    1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1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20、所以说,“做”是培养“生活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亦是归宿地。陶行知有首诗写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鲁滨逊,单刀辟宝岛。”他以鲁滨逊来比喻“做”之价值三维:行动、思考和产生价值。三者,缺一不可。当时,在对全国教科书的批判上,在晓庄学校的实践中、讲话中,在《乡教丛讯》、《新教育评论》、《湘湖生活》等媒体的文章中,陶行知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1、要诚实无欺;要谦和有礼;要自觉纪律;要手脑并用;要整洁卫生;要正确敏捷;要力求进步;要负责做事;要自助助人;要勇于为公;要坚韧沉着;要有始有终。

    22、陶行知一方面批判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了回眸和前瞻,创立起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德育思想理论。

    23、    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是旧中国教育思想上发生的一次革命,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无论是“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还是“社会即学校”的学校教育内涵和作用;以及“教学做合一”的论述,都让我从陶行知老先生走向教育,从教育走向陶行知老先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信心。

    24、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25、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植其做国民的能力。

    26、陶行知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27、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28、                          农夫的身手    (劳)

    29、教师和家长都应注重环境的创设,努力为幼儿创造和提供条件,培养其创造力

    30、请回“德先生”。陶行知说“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是所需要的公民”,民国时代的“德先生”,在他看来,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含义:平等、公平、自由、发展、普世价值(超越了国家或民族的意志)。这几条,其实正是功利化教育和过于讲究务实的国人所欠缺或不足的。所以,对于我们的教育,或许真正缺乏的是仰望星空的心境。我们关注实利的东西:考分、等级、名次、荣誉、政绩、升迁……学生有学生的主意,教师有教师的算盘,他们之间很难有真正畅通的信息流,加上“师道尊严”和密集式填鸭教育,若再有社会的纵容,教育之困乏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为了一世浮华、满眼虚荣,什么自由、平等、发展、普世价值,都抛诸脑后;“德先生”除了挂个名,也实在只能徒叹奈何了。

    31、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

    32、大力倡导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鲜明的特色,致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这些在倡导新课程改革,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33、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34、社会即学校的意思是社会其实是就是一个学校,社会是教育的范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而不是只局限与一部分。我们既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也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学习也不能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环境。

    3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陶行知

    36、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他想到了,父母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37、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美国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翻了半个筋斗。

    38、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39、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40、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41、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爱国爱人民是陶先生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动力和源泉。

    4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4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44、我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

    45、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46、“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陶行知对此有两种简洁而准确的解释:一是“教人学做事”,仅仅五个字,把“教”、“学”、“做”三者间的逻辑关系讲得清清楚楚;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把相互间的立场和角色做了定位。只有通过“做”来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通过“做”来学,才是真正的学,相互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47、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

    48、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49、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50、需要说明的是,陶行知所指的“学校”,并不同于狭义上的意义,而是包括专门学校和人民群众在内的生活场所。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说:“从野人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它(指学校)头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它的围墙,大千世界是它的课堂,万物变化是它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它工作”。我们由此可知,“生活教育”的涵盖范围是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而无所不包的,并在“施力”方向上呈现出“五大分力”:

    51、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52、(2)因循篇(A).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53、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54、(摘要)陶行知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终身致力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是其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历练的对于教育和社会需求及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发展,作用,人生意义等方面的认知。

    55、重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汇报PPT汇总

    56、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57、同年7月,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主张“行知行”。这是他关于学习过程认识的升华,也是对会考制度见“知”不见“行”的有力回击,对应试教育的坚决抵制。

    58、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为此,他提出了关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59、、针对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成为书呆子的问题,教会我们全面发展的人要手脑并用、手脑皆强。只有手脑结合的人,才能不与生活、实践脱节。其次,学生应对自己学识能力深切了解,要多留心生活,关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60、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61、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

    62、学校失望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他能叫人做龙也能叫人做蛇。

    63、  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64、《道德经》有言:“夫为病病,是以不病”。陶行知以“培养生活力的公民”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绝不是对王阳明、杜威等思想的简单复制,而是建立在脚踏实地、充满了辩证、碰撞、改良和重构的探索之学。这一如他的“教学做”所主张的,没有“做”,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65、创造教育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先生是举世无双的创造教育家,他的创造思维、创造思想、创造智慧、创造实践、创造能力、创造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经典创造名言,名不虚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造了导师杜威的教育学说,在中国土地上倡导了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

    66、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陶行知积极付之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因为陶行知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熏陶,加之以往的教育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导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现状,使得在普通民众中推广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忽视了民族大众的力量和他们获取教育的迫切愿望,教育运动的推广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压迫性的方式,陶行知甚至说“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革经历也为其奠定了强大的理念基础,促使他把教育放为中心,并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符合当时教育改革的现实。

    67、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68、、针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的问题,逐渐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推行生活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多动脑的活动,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实践、开拓、创新,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解放。

    69、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70、“博士坐下,硕士留下,本科等下,专科让下!”你还敢不努力?

    71、在《学生的精神》一文中,陶先生将学生的精神大致分为三种:学生求学需具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品质的学生,即我们的教育最终目标。就如同我校教学楼上悬挂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的宗旨不是教出一批做题的机器,而是真实的社会的人。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们缺乏吃苦耐劳以及应对挫折的精神。这些孩子的想法往往比较偏激叛逆,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的确任重道远。

    72、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背离了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73、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有真知灼见;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74、大教育观。畅销书《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有一个著名的“大历史观”,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更是形成了自己的“大教育观”。为什么要先做实验,等成功了再全面铺开呢?这一点上,他与杜威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他主张“行知”,先行后知,更何况当时国势危殆,容不得慢慢做“实验”,此其一。其陶行知的教育观,是主张推倒学校围墙做教育的,是在天地间,在市井里开展的。也即,有没有学校的实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每天四问”,有没有“自动进修”。视下,所谓模式,是大家所热衷的,比如杜郎口模式等等,几乎已经到了必须购买门票才得朝拜的地步,但依然趋者如鹜。众人以为,在此取经后,回去总可多少打开局面,甚或有扭转乾坤之功。实际上,很多人践行之后又大失所望,觉得当初奉为圭臬的形色模式,也有水土不服的一面。

    75、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76、在育才办学经费最为紧张的时候,陶行知先生还将自己仅有的大衣当掉,为育才的师生买来稻草作为垫子,为育才的学生换来一天的伙食。

    77、    “生活即教育”即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因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正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陶老先生还认为书本和文字不过是生活的工具,如把书本、文字和读书当成教育本身,以为读书之外无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试想,如果过的是少爷的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也不能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也不能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有是随地吐痰的恶习,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也不能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这些都形象地说明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因此,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相辅相成。

    78、我们一旦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7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80、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81、收藏||12张思维导图带你认清大学全部专业!

    82、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学前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83、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殷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我们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84、儿童具有很大的创造潜能,他们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我们要注意开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充分解放他们的头脑和双手,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教育,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潜能。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要求,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8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