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精选美句88句)

  • 发布时间:2023-12-12 10:24 编辑:admin 点击:
  •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所有对美和知识追求,所有“治愈心灵”的活动,例如器乐、声乐、诗词歌赋、哲学......古希腊统都统称为mousikē。Mousikē(心灵教育)和Gymnastikē(体育)两部分构成了古希腊教育的主干内容(注意古希腊教育为了培育“身心健康”的青年对“心灵”和“身体”的分别关怀)。Mousikē通常情况下以文学为重点,音乐为次要。如果语境没有特别指明,mousikē绝对不能单独翻译成“音乐”。如果一定要取里面的某个概念翻译,宁可取“文学”也不能取“音乐”。请注意古希腊文、拉丁文、英文“mousikē,musica,music”三个词词形的传承。勒布版英文将mousikē记为music,目的只是为了指明mousikē这个专有概念,并不代表英译者认为music应当理解为“音乐”。汉语中,“接受教育”等于“读书”。所以古希腊的“心灵教育”这个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心灵”二字可以省略。Mousikē可以直接翻译成“教育”。“创造音乐”其实也就是“创作你自己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的意思。(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2、这句错的这么离谱,或许是因为杨绛自己本身也是个剧作家,根本就没想到自己毕生的事业会被苏格拉底贬的体无完肤。(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3、在古希腊雅典城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

    4、问题在于,任何人在Ta所无知的领域,都是愚昧的。

    5、第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6、    苏格拉底的一些探讨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也有很大启迪的,他擅长辩论,喜欢在反驳、提问中思考,慢慢感悟自己的思想。

    7、而苏格拉底的一腔热情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反而加剧了雅典人对他的误解和憎恶,并最终被判极刑。他在判决的最后说道,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8、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洗澡》、散文《我们仨》、散文集《干校六记》。译著有《堂吉诃德》、《斐多》等。2001年,杨绛将自己的全部稿费在清华大学捐助设立“好读书”奖学金。2016年,杨绛去世,清华大学学生自发聚集到清华大学逸夫图书馆门前点燃蜡烛悼念杨绛。人民网发表悼念文章说:“杨绛先生的译著之所以被译界奉为圭臬,源于其治学态度的严谨。在译界普遍以每日2000字为正常速度的情况下,杨绛每日不会翻译超过500字。足见其负责任的治学态度(0)。”

    9、1787年,法国画家雅克·大卫为鼓舞人民的革命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

    10、(注:本文写于2001年,是我本科大一时候所作,首发于我跟几个同学创办的校园刊物《鹰隼》第1期,这个刊物总共只发了两期就因经济问题关门大吉了。现在网上很多转发未注名原作者。)

    11、本人才疏学浅,不敢自称专家。所以今天我就斗胆做了一回“出色的坏蛋”,挑了几处老前辈“没有自知之明”的错儿。最后想说的话只有一句:

    12、愚昧的极致是苏格拉底这最大的智者却被全民公审判处死刑!

    13、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4、首先,孔子出生时的古中国,是当时已经有夏商周悠久文明的国度,国土辽阔,号称九州,从夏禹治水到孔子出生,古中国的文明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之久。

    15、其实地缘不仅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还能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

    16、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

    17、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了当时法庭的辩论,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位伟大智者的千古绝唱。

    18、中西文化是全球文化的两大主流,是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19、“明白,”助手说:“您的思想光辉得传承下去……”

    20、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

    21、Phaedo60e-61a里面的几个关键的错译

    22、第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23、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____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24、在漫长的几千年中,因地理的隔绝和技术的有限,中西文化交流都十分受限,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便利,全球化今天的我们有着比过去先人优越的多的交流条件,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村落,这实在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加上当下中国速度崛起并日渐取代西方领导地位的趋势,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越来越为人民所津津乐道。

    25、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处死,就是宗教原因——“沾污神祗、创造新神和恶意引导青年”罪。

    26、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27、少一些烦杂和浪费,多一分聚焦和精进,人生马上成功了。

    28、而和古中国“华夏高于夷狄”不同,希腊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频临海洋的地理优势,从埃及和西亚汲取文明的养分。

    29、正由于古希腊的“心灵教育”同时允许“讲故事感染人”和“讲道理说服人”两种不同教育手段,苏格拉底才误解了他的梦。苏格拉底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这句话的“心灵教育”这个名词上,却不想梦想表达的重点也许是在“创作”这个动词上,才有了苏格拉底后来对梦的第二次解读。要正确翻译这个督促,就必须找到汉语中能同时承载这两种解读的句子。所以这句mousikēnpoieikaiergazou应当翻译成:“用你的创作去教育人们吧苏格拉底!”

    30、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31、我想,这句话作为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就差不多够了。

    32、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33、之所以会选择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差异来探寻中西文化差异,是因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的特殊性。

    34、“人穷的时候,就羡慕铺张浪费的人,因为他们觉得‘铺张浪费’就是有钱的标志;人弱小的时候,就羡慕飞扬跋扈的人,因为他们觉得‘飞扬跋扈’就是强大的标志。人想附庸风雅的时候,就最喜欢赞美一些‘其实没看懂’的文章,因为他们觉得‘能正面评价大家都看不懂的文章’就是品味的标志”

    35、除了时代背景上的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个人学说上,还有这三个很大的不同。

    36、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在他看来,各式各样的科学对人的生活毫无益处可言,因而他所应当关心的是与人的道德本性相关的东西,以便使人行最大的善,认识最真的东西。因此,他既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总是争论事物的本性是什么,也不像智者们那样,去探究世界中的存在物是怎样产生的,天上的事物是由什么规律造成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宁愿“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研究研究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以及其他的题目”所以,他的哲学实质与目标不是建立一种自然哲学体系,而是激发人们爱真理和美德,以便把个人的行为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为此,他经常到市场、广场等人们聚集的地方,以阿提卡的文雅风度同任何人谈话,引导人们思索自己的责任,帮助人们关心自己的伦理,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们思索并认识什么是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使人们意识并确信在自己的思想中就拥有真和善,拥有产生道德行为和认识真理的潜在力,以促使人们能过上正当的生活。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拥有美德并过正当的生活,首先在于知德。

    37、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它说:“用你的创作去教育人们吧苏格拉底!”我以前觉得,梦对我的督促,就像观众对赛场上的赛跑运动员喊加油一样,是想让我成为最优秀的教育家;正因为讲哲学是最优秀的教育,所以我过去也就一直在给人们讲哲学。直到现在,我已经判了死刑。在因敬神而延缓执行的日子里,我才突然意识到梦里对我的鼓励其实只是让我从事我们这里常见的那种“创作式”的教育。也就是想让我用寓言、传说、神话等故事创作去感染人而不是用哲学论证的方式讲道理说服人......其实想想也对,“创作”这个动词只能和“故事”搭配,不能和“道理”搭配......我讲了这么多年的道理或许是误解了梦了。现在临死了,我违背梦违背了这么久,我想我也应该试着听命一次梦的真实意图编一段故事。但我又没有新编故事的经验,于是我只好借照伊索的寓言故事改写了一段儿......

    38、北京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老教授董燕生教授在评论杨绛翻译《堂吉诃德》的译文中的错误时说:“她太自信了,该查字典的地方没有去查字典(7)”。这次翻译《斐多》,本文提供的证据表明杨绛老毛病没改,在手边就有全部资料的情况下,四十年如一日,仍旧在该查资料的地方不查资料。有没有资料对于杨绛来说,都等于没有杨绛的治学态度有原则性的问题。

    39、复归自己,反身内求,就是以思维的确定性,或自我意识为反思的对象,从而把握思维或意识是什么的规律性与普遍性,把握认识对象是什么的本质。两个问题的统一无非是:各种认知对象的本质不过是思维如何把握对象的规律性与普遍性,同时也是一个思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如上所述,自然哲学以心向外的结果是:一直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事物的本原或真理,而苏格拉底的反身内求则要求在对自我意识的复归中,摆脱意识的偶然性、任意性与特殊的主观性,既获得事物的真理性,又获得精神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在这里,认识对象的真理性是通过思维而建立起来的间接产物,因此,对象的真理性实际上是意识的主观性,然而,意识的特殊主观性作为精神的本性又在自身内部被克服,获得了自在自为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所以,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所说的意识与智者们所说的意识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建立和产生思维的同时,也产生和建立了一种并非建立的、自在自为的东西,即客观的东西,它超越利益和欲望的特殊性,是统治一切特殊事物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一方面,意识是主观的,是为思维的活动所建立的—这是自由的环节,主体优游于自身范围之内,这是精神的本性—;而另一方面,意识又是自在自为的客观的东西,并非外在的客观性,而是精神的普遍性。这就是真实的东西,用近代的术语说,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5)

    40、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那样直接给出一个道理让学生背诵,而是通过不断问答来得出这样道理。如他所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41、很多人终其一生,无法认识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无知。

    42、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43、第二个不同,就是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方法的不同。

    44、杨绛在回应文章中向董燕生指出,自己翻译堂吉诃德的时候将很多词译错,造成了“该查字典的地方不查字典”的印象,是因为其使用的1966年出版的《简明西汉词典》内容很薄,很多单词没有收录,而她使用“西西”或“西英”词典又比较困难导致的。见报章“杨绛:不要小题大做”。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68645/

    45、摘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46、这两个动词合起来只想让苏格拉底做一件事情,也就是“用自己的创作投身教育事业”。杨绛的“培育”一词不仅表明她不知道这种修辞手法,也表明她误读了Jowett的译文。Jowett的英译文模仿了古希腊文的修辞手法,将出于强调的第二个动词译为“cultivate”。Cultivate一词的词根是拉丁文动词colō,意思是“关怀、关心、照料”。关心自己的作品,也就是“投身于作品”的意思。杨绛因为不知cultivate的拉丁文字源,也不知这里表强调的修辞手法,将cultivate错译为“培育”,实在是遗憾。

    47、这是个人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一些观点,岱岱学力不逮,以奉大家见教。

    48、杨绛如果能稍稍学习一下柏拉图的思想作为她的背景知识的话,这么严重的错译就不会发生。

    49、柏拉图虽然在作品中贬低“讲故事”,但这并不表明柏拉图认为“讲故事”毫无价值。事实上,柏拉图认为讲故事仍有价值,但其价值低于哲学论证。柏拉图认为,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人,就优先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人。如果道理讲完了对方还因为愚钝没听明白的话,就再试试讲一个隐含了这个道理的故事。看看能不能再用这个故事感染他。先讲道理,后讲故事,《理想国》、《斐多》都采用了这样的行文结构。

    50、所以,确定一个事件或相应信息的真伪的能力的强弱确实关乎一个人的素养,需要努力提高,务必求真求实。

    51、防守端的表现没有数据体现的那么差劲,由于腿长伸展开来正面抢断能力和拦截能力还是很可观的,只是拼抢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劣势,还有体力也不足以支撑苏格拉底不断的前后场跑动,全攻全守打法很容易就体力见底。

    52、你们都希望在我们争吵时,凑热闹说,“打,苏格拉底!”、“做得好,克珊西帕!”

    53、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54、苏格拉底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真算得上自由精神洋溢了。苏格拉底是位英雄,他意识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觉、自愿去实现它,即使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是个悲剧,悲剧在于冲突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又不可调和。于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身躯托负起这个伟大的冲突,托负起自由人格的责任与使命。对苏格拉底而言,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精神,自觉,自愿,自律从而自由的精神,通过他得到了光大。

    55、中西文化的异同问题,一个世纪以来都在困扰着中国的学术思想界,我也继承了这一困扰,这不仅是学术问题,并且是现实问题。

    56、大智慧的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57、苏格拉底所说的“是不是重要”,应该是就说话内容或传递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而言的。换言之,就是评价一个人当时所说的话值不值得说。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能将我们当时认为是很重要的话立刻说出来,但过后不久,却又发现这些所谓重要的话并非像我们当初说它们时那么重要。甚至在不少时候,我们会觉得当时那些话本不必说或本不该说,并可能为自己当时说话的仓促或草率而懊悔不已。因为,事后看当初说的话既不重要,甚至还产生了本不该出现的后果,令人尴尬或惹人不快,很难收场。实际上,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在说话当时认为重要而事后看出并非重要的问题,逐渐学会了不急于说的做法。此处的不急于说正是建立在能正确评估当前欲说之话并不重要,并不紧迫。在经历过足够多的风雨坎坷的人生之后,最终所有的人都会形成“静听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边云卷云舒”这样的境界。之所以人们能够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就是因为经历了在很多事关“兴衰荣辱”的大挫折。以这些大挫折作为参照体系,一些在其他人看来是重要的事情都属于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真正能够理性到“除却生死无大事”,则不会在意很多所谓“兴衰荣辱”之事了。陆游那首“丑奴儿”下阕“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大概就是学会正确评估人生经历的事物是否重要、欲说的话是否重要后的心得了。“贵人语迟”,或许是我们的祖先基于对言语“是不是重要”评判之上的合理选择吧。

    58、“杨绛老师,您不能把自己都没读懂的东西胡乱翻译给读者呀!”

    59、科学的逻辑的思维对于物质世界是正确的,在直觉与感性的文学艺术那里,它却是主题先行和概念化的根源。

    60、一代哲人永远地离开了,助手后悔自责地过完后半生。

    61、但因杨绛擅长文学,所以其最后五分之一有关寓言和苏格拉底死亡描写的翻译文笔较为流畅,值得一读。

    62、逻辑、论证、知识......一切干巴巴的“事实”或“论证”。

    63、这个故事警醒着人们,如果你想活出自我,向往成功,就应该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64、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最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最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绝对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绝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最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65、孔子这样做,不是依然让学生“学而不思则罔”吗?

    66、半年后,苏格拉底即将告别人世,人选还是没找到,助手说:

    67、而同时,两人几乎身处同一时代,孔子逝世后的十年,苏格拉底出生,东西方文化史几乎同时开启了一个伟大时代。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差异,标志着东西文化源头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在其后千年时光的流逝中被不断延伸、发、固化,深埋,直至根深蒂固而人不知,东西文化上许多的差异都可以从这两位祖师爷上看到苗头。

    68、杨绛在“责编跑遍了北京的几家大的图书馆都没有查到勒布这个版本”的情况下,“特意托人到中国社科院的资料室帮她找到了原著”。见报章:“杨绛译作《斐多》新推中英文对照版”。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6-08/14/content_70741htm

    69、少一些八卦和谣言,多一些真实和真理,世界顿时清静了。

    70、于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又有两个醒目的时代标签,一个“重农”,一个“重商”。

    71、苏格拉底第二次解读这个梦,把解读的注意力放在了“创作(poiei)”这个动词上,认为梦中其实是特指“我们这里常见的教育(dēmōdēmousikē,dēmōdē是“适合大众的”的意思,其词根dēmō是“大多数人”的意思,含有贬义)”。古希腊那会儿常见的教育形式,也就是古希腊的传统教育形式,也就是以神话、故事、寓言、传说等“创作”进行的教育。

    72、一位门生匆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像不到……”

    73、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反思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名言:“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74、首先,古希腊明显逊色于古中国,古希腊地小人稀,文明发展迟缓,耕地严重不足,中国进入春秋时,希腊才开始形成“城邦”的小国,其他非城邦的地区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制。

    75、(0).见人民网文章。“今天我们为什么悼念杨绛?”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526/c87423-283827html

    76、“苏格拉底的学说是道地的道德学说”(6)道德哲学的核心是认知与知识,即对善的认知与知识是压倒一切的。“美德就是知识”,简明扼要地凸显了苏格拉底主知论的伦理道德思想。

    77、不管人们对义和团做怎样的评价,“刀枪不入”愚昧透顶!

    78、(9)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67页。

    79、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80、面对第二项指控,毒害青年,苏格拉底说,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美德不是由金钱产生,反对过分重视金钱,轻视自己灵魂的风气。他所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告诉了青年人而已,又有何罪?

    81、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原则改变了整个世界史的进程,这个转折表现在:个人精神的证明替代了神谕,主体的决定性代替了伦理的实在性和神谕的神圣性,礼俗、礼法的确定性、直接性在主体识见中发生了动摇。在这里,开始了主体意识对自身本质的反省与认识,伦理这个自在自为的善在人的反思中转化成为道德。道德哲学就是主体由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善、公正等规定,由之伦理道德被转移到自身,被置于主观意识中。苏格拉底以这样一种新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使命,将道德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如黑格尔所评价的那样,“他的哲学和他的研讨哲学的方式是他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决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这种哲学追求与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成就了苏格拉底的特有个性。他如“一件完美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样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智慧、谦逊、俭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韧、坚持正义、不追名求利等美德,是他的生存品格与原则,塑造了一个令人钦佩的高尚的道德形象。

    82、“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不仅把文字造成诗句,还该创造故事”这句话,杨绛不仅译错了两个关键的概念,也颠倒了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想表达的贬低诗人的情感。

    83、他的理由: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在用生命诠释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84、    为哲学奉献,功劳卓越的苏格拉底,他的结局是凄惨的,因“慢神”“蛊惑青年”之罪名而入狱被判死刑。

    85、对于这一个问题,岱岱学力不逮,也只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因此岱岱尝试从孔子苏格拉底的差异这一独特剖面出发,来进行文明根源上的有趣解读。对于第二个问题,岱岱则坚定保证客观立场,即使会做出对中西文化的优劣评价,但都坚持最大限度以事实出发,做到“不占豪,不媚洋”的基本节操。

    86、“认识你自己”这一思想命题的深远意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由隐而显的过程。在近代,西方哲学家休漠、康德都清醒地认识到研究自身意识确定性的重要性,并给予了力透纸背的探讨与论证,彰显了复归自己、认识自己这种思想原则的深刻意蕴。同样,中国哲学史上,儒家的理想主义者孟子曾在《尽心章句上》以不同的文化话语方式,表达了与之相类似的思想原则,即“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不过,孟子比苏格拉底更具体,又进一步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对苏格拉底来说,复归于自己,认识你自己,意味着凡是对人显现的事物或自然,都是为人的意识所显现的,这与中国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含义无异。但是,切不可将此等同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以及中国后来的儒学家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即是理”。因为苏格拉底既承认意识之外存在着自然物,也没有肯定万物的本质就是意识,他和孟子一样,只是说,为人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对象是在人的意识中并为人所显现的,因而它们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一个意识确定性是在反映一个客观自然,所以,人如果不通过皆备于我的万物,就很难达到对外界自然的认识。

    87、阿波罗神肯定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