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张九龄的诗海上生明月(精选美句46句)

  • 发布时间:2023-08-25 11:59 编辑:admin 点击:
  • 张九龄的诗海上生明月

    1、  末两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月光,就产生了把这月光相送的想法。但是,无奈着月光不能双手捧给亲人,那只有回去早点入睡,盼望梦见相见的日子。诗就在这种失望、怅然,又存有希望的复杂情绪中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2、这首诗把三言、五言、七言杂用在一起,写法颇为少见,顾建国说在张九龄之前仅有上官仪的《八咏应制二首》是如此的写法,故其赞叹称:“应制诗本是一种命题之作,内容、体例上大多陈陈相因,千篇一律,味同嚼蜡,几乎没有谁能在这样的语境中脱颖而出的。而九龄此篇及其《奉和圣制瑞雪篇》等诗,却能从诗歌的句法结构上入手,以迭荡多姿的语句,造成顿挫有致的节奏,从而一改应制体本身所固有的那种整饬板重的面貌。”而在此之前,清代的管世铭在《读雪山房诗凡例》中也说:“张曲江、宋广平、张燕公、苏许公应制诸作,雄厉振拔,见一代君臣际会之盛。”

    3、⑹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4、 意思: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思念远人不得相见,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

    5、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接着说这轮自海上升起的明月,引发了心中亘古不变的相思之意。句中的“竟夕”就是一整夜,诗人整个晚上都在思念远方的故人,以至于辗转反侧、孤枕难眠,无可奈何,只能去怪罪这让人无心睡眠的漫漫长夜了。

    6、(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生上升起一轮明月,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吧。语出南北朝时期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7、想当年,三闾大夫屈原在《九章·思美人》中在这首长诗中,曾把楚怀王比作一位美人,用爱情关系来比拟君臣关系。屈原试图用这种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来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以求重新得到君王的眷顾,进而实现心中的政治理念。这种被称为“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后来就成了诗人们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也许是卧房里的烛光太亮了吧,眼前总是明晃晃的,怎么也睡不着。诗人起身,熄灭那烛火。霎时,屋子里只剩下如水的月光,满室清辉。索性,诗人披起衣衫,来到庭院中,皓月当空。诗人久久的徘徊,不知不觉间,夜晚的露珠已经沾湿了他的衣裳,潮湿,清寒。

    9、转过祠堂看到了向上的台阶,沿这些新做的台阶一路上行,在路边还看到了一对石羊,石阶的顶头即是张九龄墓所在。墓是重新整修过的,全部用石条砌起,墓碑前陈列着一排祭祀用的干花,而墓碑右手却有一个石门上着锁。我第一次见到上锁的墓,很好奇里面锁的是什么东西,也许是通向张九龄墓的墓道,但似乎又不太像。墓的右方放着三块新刻的碑石,其中两块形制做成了带盖的墓志铭,另一块是说明牌,说明上写着:

    10、⑹“不堪”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11、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12、《感遇》总计十二首,专家认为这是张九龄的代表作,清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评价到:“唐诗极含古意者,当以曲江《感遇》、青莲《古风》为第一。”看来,潘德舆认为唐诗里面古意最浓的两篇,就是张九龄的《感遇》和李白的《古风》,这个评价足够高。而王士禛在《带经堂诗话》中也说:“唐五言古诗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王渔洋也认为,对于五言古诗,李白也是继张九龄之后。

    13、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14、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15、海上生明月的意思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16、《望月怀远》全诗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7、此诗的第一联最为人们所熟悉,尤其电视里每到佳节必会吟颂此句,以此来煽情,然这首诗在古代也同样受到史评家所关注,比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称:“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以风神者也。”

    18、“海上生明月”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19、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d,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

    20、张九龄不顾屋外的寒露清冷,披上一件单衣,匆匆走出门外。他仰头望月,思绪万千:想必此刻,普天之下的人们都在共赏着同一轮明月吧?不知当年的故人,此刻是否安好呢?于是,张九龄在院子里缓缓踱步,吟出了这首《望月怀远》:

    21、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2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23、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24、“灭烛”“披衣”都是对诗人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地将诗人也不成眠的那种感受写出来了,这样平凡无奇的小细节却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诗人共情。

    25、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

    26、九龄诗辞采富艳,而情致深婉。晚年遭受谗毁,激愤感慨。其《感遇诗》十二首,作于贬谪之后,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张曲江集》、《千秋金鉴录》,并参与编写《朝英集》。

    27、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

    28、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这皎洁的月光,还有这清凉的露水,都无法捧到你面前,罢了,还是回屋睡觉去吧,希望今夜你可以入我的梦,让我与你在梦中共诉衷肠。

    29、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30、在这块假石头上终于看到了“张九龄纪念公园”的字样

    31、故乡亲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32、    诗文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33、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34、◎本栏目鉴赏部分来源于《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译文和注释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35、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36、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3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漫漫长夜,孤身难眠。

    38、《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39、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41、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

    42、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43、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44、这里所说的韶州,就是今天的广东韶关市。唐代的岭南,文化并不兴盛,正如名人邱濬所言:“盖自三代至于唐,人才之生,盛在江北。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第显者。”张弘雅的出现在当地也算是一件大事,而后又出了一位张九龄,其在文坛和政坛均有很大的影响,邱濬在《曲江集元序》中称:“自公生后,五岭以南,山川闪闪有光,气士生是邦,比仕于中州,不为海内士大夫所鄙夷者,以有公也。”

    45、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