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庄子的名言并赏析(精选美句93句)

  • 发布时间:2023-08-09 11:15 编辑:admin 点击:
  • 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2、白话释义: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4、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6、(8)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60页。

    7、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8、“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容秋毫。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世。”(《董氏武陵集记》)(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9、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以自己的成见作标准,谁没有标准呢?)----《庄子》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庄子》

    10、原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译文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事物是因为人们如此称呼而形成的。----《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间的大美,四时之间的序列,万物的生忘枯荣都是因为自然的伟力,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生息繁衍,自然天成,这才是真正和谐。)----《知北游》

    1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12、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13、庄子与老子同为道家,庄子之“道”与老子之“道”,既有明显的渊源承继关系,也有明显不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老子之道,主要为理想的“治世之术”提供本体论依据,庄子之道主要为“逍遥自适”的人生实践奠定本体论基础,老子更加看重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庄子更加看重道的“无为而自适”的特征。这种由外在功利价值向内在个体价值的转向,使得庄子哲学具有明显的审美化倾向。尽管有这些明显的不同,庄子之道仍然明显秉承了老子之道的基本特征,他也是强调道的“自然无为”、“浑沌无形”的特征的。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大宗师》)“有情有信”是说道真实存在,可以验证,“无为无形”正是对道“自然无为”、“混沌无形”这两大根本特征的总括。《庄子》全书涉及其本体论与价值论的两个最重要篇章《逍遥游》与《齐物论》,也正是分别集中说明道的这两大根本特征的。《逍遥游》主要是说明道自然无为,逍遥自适;《齐物论》,则主要是说明道浑沌无形,万物齐一。庄子之“道”之所以不可言,正是因为,在庄子看来,名言的特性正是与“道”的这两大特征直接相对的。如果说道自然无为,混成无形,名则是人为的造作,是有形的区分。道“无为无形”,名“有为有形”,二者在性质上截然相反,相离相悖,这是道不可名、道不可说的主要原因。庄子的“道不可言”正是沿着这一逻辑理路来展开的。

    14、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庄子外篇达生》

    17、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1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9、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20、“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译文”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庄子》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渔父》

    21、▶  越是内心阴暗的人,越喜欢聊这四种话题,遇到一定要远离

    22、意指心如止水,单纯、善良、懂事。《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3、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24、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忘己可中人,是可中谓入于没发在没的。----《没发在没的不天你》

    25、自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以来,也一直存在着从言意关系角度探讨意境的倾向。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都是在谈“文字声韵之外”(罗根泽)的境界的。北宋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南宋诗人严羽说:诗歌妙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明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这些都是在说明意境是在言象之外生成的。王国维虽然强调“意境”与“情”“景”的关系,但他在批评宋代词人姜白石的作品“不于意境上用力”时也说过:“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22)他批评“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不如“境界”更探能诗词之本,而他所谓“境界”与“沧浪所谓‘兴趣’”一样,也是用于说明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人间词话》79)而他在《宋元戏曲考》中所说的“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如果用来说明“隔”与“不隔”是恰切的,但如果用来作为对“意境”的界定,则是对意境原意的极大偏离,是意境发展的低俗化,实在不能代表对意境的成熟看法。从意境论发展的主导倾向来看,“意境”之所以生于“象”外,正由于“道不可言”、“言不尽意”,“道”“意”超越于言象之表决定的。“境生象外”这一命题实际上正是在道家语言哲学、玄学言意之辩以及作为“玄学同道”(汤用彤)佛学语言观的思路上展开的,其中庄子语言哲学处于至为根本的地位。这使得意境论包含着宇宙本体的思考,具有鲜明的宇宙本体论意义。当代学者对意境的阐释,不能“有意无意地抛弃艺术意境对宇宙本体或世界实相的追求”,把“意境”简单地看成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2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7、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庄子让王》

    28、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29、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30、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3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2、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33、众所周知,“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从王国维《人间词话》标举“境界”以来,它也是众多诗论家、艺术家热衷探讨的课题。但今人对意境的解释历来不一。有的强调“境界”与“意境”之间的基本区别,但大多数人则对境界与意境不加严格区分,提到“境界”时,心里也往往是把它当作“意境”的同义语。在意境或境界论产生的时间上,有的学者认为,“不能把境界的历史无限地回溯。总之,须有史的定位意识。境界一词,是佛教的用语,这为研究界所公认。”(2)与之相反,也有学者指出:“时人议论‘境界’久矣,多矣。群言竞起,各有创获。但至今鲜见有循‘大象’-‘逍遥’-‘意境’一线做溯源工作者。而这一工作告阙,便不明中国意境论的要义正在于从形而下的物象直指形而上的体验,正在于泯灭主客界限而获致物我同以完成精神超越”。(3)意境与境界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意境”与“境界”共同包含的“境”,又使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意境论的全面展开和确立,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的确得力于佛教的传入,但把意境仅仅看成“佛教”的一个脉系,忽视它在本土哲学尤其是庄子语言哲学中的根源,的确是意境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阙失。这种做法使人既不能充分认识意境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也不能深入理解意境的宇宙本体论意义。

    34、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36、(2)张节末:《禅宗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37、     学会刊物:《中外文论》旨在刊发国内学者优秀研究成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发表平台,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惠赐稿件,也欢迎学界同仁对本刊提出宝贵意见。投稿邮箱:zgwenyililun@1com。

    3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3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4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4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4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43、(5)韩林德:《境生象外》,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78页。

    44、吾观主生格本,其觉说而了便认穷;吾求主生格末,其来而了便认止。----《庄子·则阳》

    45、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4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47、译文: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4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50、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51、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放纵自如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不能超过呵。

    52、   适合人群:适合根器高、悟性好的各领域精英

    53、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

    5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5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56、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57、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58、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摘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5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6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61、大意:人生在世和世界万物相比,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6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6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6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65、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66、“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67、从王昌龄《诗格》中把“意境”与“情境”进行区分,突出“意”与“情”的不同,强调“意”与“真”的关联来看,《诗格》的意境论应是在庄子语言哲学和魏晋玄学的思路上提出来的。尽管《诗格》中“意”的含义也不统但其中“意境”之“意”当是庄子的“道”意之意,玄学家的“妙意”之意,或者是禅宗的“第一义”,而不是一般的“情意”之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这些具有本体意义的对宇宙人生的本真体悟,才称得上是“真意”。陶渊明《饮酒》中有“其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王昌龄的“意境”之“意”也应是指这类“真意”,而不是指一般的“情意”,否则,“意境”与“情境”将没有必要进行区别了。恰恰相反,在王昌龄看来,“意境”与“情境”是不同的。王昌龄对“意境”、“情境”、“物境”的划分,或与庄子对道(意)、意(情)、物的划分一样,也是存在着层次的。但不管是否存在着层次,以“情景交融”来界定意境,都是存在着重大偏差的。从意境产生的最初内涵来看,它与境界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意境也是道开辟出来一种境界,它突出的主要是与宇宙本体的关联,而不是与情感的关系。就像韩林德所说,“一些学者(包括南宋范日希文、明谢榛、清王夫之以至近人王国维)则舍‘虚’而就‘实’,倾心于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阐述艺术意境(意象)的美学特征,这一探讨,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成绩,但总的说来,这些学者的立论,有意无意地抛弃了艺术意境对宇宙本体或世界实相的追求。从美学思辨的角度讲,理论层次有所下降。”(5)

    68、感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的基准,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心境虚空才会平静宁寂,平静宁寂才能自我运动,没有干扰地自我运动也就能够无不有所得。虚静便能无为,无为使任事的人各尽其责。无为也就从容自得,从容自得的人便不会身藏忧愁与祸患,年寿也就长久了。

    69、版权申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或听友投稿,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如引用不当,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70、肩吾老老实实地转告:接舆说“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着,他的皮肤雪白得可以媲美冰雪,他姿态柔美,好像没有结婚的女子,他自然辟谷,以清风月露为饮食,他出行则乘坐云气,驾驭飞龙,瞬间可以游遍五湖四海,而他不出行的时候,凝神涵养,则可以让万物不会发生灾害疫病而五谷丰登。”

    7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7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庄子经典名言大全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7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74、译文:没有精心诚意,就不能感动人。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凡事就怕一个“诚”字,无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做到真诚恭敬,没有做不好的。

    75、“意境”作为“道境”,其根本特征就是“无”、“虚”、“空”。没有“空”,就没有“境”,“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正因为境的虚、无、空的特性,它才能为精神和肉体提供寓居之所,为人的精神意识“游履攀援”。“空”、“无”、“虚”不仅是佛家用语,也是典型的道家语言。庄子说“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唯道集虚”,(《人间世》)又说“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外物》)都说明了道的这一特征和含义。如前所述,在庄子看来,以“虚无”为体的“无为无形”的“道”是不可名言的。“夫道,窅然难言哉!”(《知北游》)。道不可言,道开辟出来的无限精神空间,也即“窅然空然”的道境,也是超越于名言之域、言象之表的。所谓“妙境希夷,视听断绝,故审状貌,唯寂唯空”是也。(成玄英疏)(8)

    7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77、感悟:钱穆曾路过一座道观,看见一个老人正砍去一颗槐树,重新载一株茶花。问及缘由,老人答道:“种上茶花,我明年就能看到它开花;而这槐树,怕是我到死也享受不到它的荫凉了。”钱穆摇头笑问:“你的前辈们种下槐树是为了当时就享受清凉么?”没过几年,人死花枯。

    78、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79、少儿丹道百日筑基夏(冬)令营(点击了解详情)

    80、   道家隐仙派的法脉传承人就从这些孩子们中选!

    81、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82、“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83、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84、孝子不谀其主是数对,忠臣不谄其君,臣子时笑是盛也。

    85、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知北游》

    86、肩吾就不相信了,跑去问老师连叔。连叔看了肩吾一眼,一声长叹,然后语重心长地说:

    87、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88、解释:不能因为一只狗善叫就认为它是好狗;不能因为一个人能说会道就认为他是贤人。

    8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9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91、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9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