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精选美句100句)

  • 发布时间:2023-08-03 10:51 编辑:admin 点击:
  •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3、    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

    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热爱古代文化,自觉地学习并加以传播。在现实生活中,孔子处处碰壁,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要做官,要推行文武周公之道,造就文质彬彬的君子之国,但是当权者没有一个重用他。他退而授徒讲学、整理文献、周游列国,坚持宣传古代文化和自己的主张。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不是神的文化,而是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文化,讲如何做人,做有道德、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与人讲诚信友善,讲互相尊重,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忠恕之道。儒学引导人们追求和谐,鼓励人们营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自己内心的和谐,主张用和谐取代社会冲突。儒学主张“和而不同”,倡导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儒学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认为人们经过教育和自己的努力皆可以成才;它不是少数天才的文化,而是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

    6、(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自然”。

    7、孔子此举顺应社会发展,打破了当时鲁国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让更多的平民也能够受到系统、专业的教育,无疑深得老百姓支持和拥护。

    8、 孔子说自己十五岁便有志于学问,非常好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28)他明确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20)他认为自己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不是先知先觉者。他学习的是自己爱好的古代文化传统,而且学习的态度是勤奋敏捷地去“求”——尽可能获取相关的信息。他还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9)孔子根据人学习与否对人进行划分,可见学习在他看来是“成人”的关键。

    9、问题二:何为儒家学派?怎样理解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学说?

    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1、孔子以信而有征的态度对文化传统的变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9)孔子对文化传统是非常审慎的,对于“夏礼”和“殷礼”,孔子掌握的历史证据不够充分,因而采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态度。对于三代文化,孔子能信而有征的,是周礼,孔子的复古,并非越古越好,而是以周礼为中心。孔子的目的是用周礼的精神改变当时“礼坏乐崩”的现状,使失序的社会在传统的引领下重回秩序的轨道。孔子声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14)周礼以夏殷两代之礼为根据而能扬长避短,这有周初孔子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指出二者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没有创新,传承就会落空。而文化传承创新二者的紧密结合,要靠教育的世代相传,不断加以推进,才能生效,这是因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无穷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民族的命脉,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依托;教育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

    12、(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4、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采用严刑竣法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甚至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来禁固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15、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18、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的思想.但那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为统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统的霸业.所以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周游列国.

    19、  ①《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0、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21、 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22、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23、孔子就作了"不耻下问"的回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就今天而言,我们仍需坚持"不耻下问",这是积极有益的求学态度!

    24、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25、    “不愤不启”,即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地步,就不要去开导他。“愤”,意思是心里想求通而未能通。朱熹的《论语集注》注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意思是使人获得开导,突破盲点,领悟要旨。朱熹说:“启,谓开其意。”一个人用力思索,求心通还是未得,故生烦闷、着急,看到他这样,才可以开导其意。达不到这种程度,就不要去开导他。

    26、  解析 本题考查墨家思想主张。材料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故C项正确;A项是儒家主张,题干没体现礼乐制度;B项是法家主张;D项也是儒家主张。

    27、  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3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1、|声明:本文由高考历史(ID:gkls100)汇总整理。转载时请事先联系协商授权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强调(  )

    3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全民教育的方针,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3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36、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7、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

    38、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39、(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0、有学者说:“尽管各家的措施有的看似残暴,有的看似温和,他们都可以为了自己苦苦追寻的理想而殉道。孔子追求了一辈子仍不被采用;吴起、商鞅,先后殉道;墨子为了天下的普通百姓而奔走呼号等。”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4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4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43、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今胜于古”的进步历史观为封建统治阶级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具有积极意义;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峻法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子的法家理论为秦王所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但单纯化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从而促使秦朝二世夭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却在中国延续了2000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45、孔子看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论:一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和知之为知之。语出《论语.季氏篇》,孔子偏重于人的个性差异。

    46、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47、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内容的憧憬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历史进步思想家和改革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48、树立社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49、孔子的一生其实很不幸。3岁丧父,17岁丧母,20岁时致仕,步入鲁国官场,到了黄金年龄,又遇鲁国内乱,家臣擅权。55岁时,因直言反对鲁定公接受齐国女乐荒疏朝政,被拒辞职,开始长达14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穷游"讲学生活。67岁时,妻子过世。69岁返回鲁国时,儿子孔鲤去世。70岁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去世。72岁时,另一个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73岁时,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50、(3)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51、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52、墨子的8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53、儒家代表儒士,道家代表隐士,墨家代表侠士,法家代表谋士,法家与其他三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法家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其他三家理想主义、复古守旧。

    54、因此,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做到"忠、义、礼、智、信"。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和核心之所在,孔子也因此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5、  ②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56、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5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5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59、孔子的治史观,不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的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不断发展,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前进发展的。尽管当时这种思想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开端。

    60、东汉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提出了挑战.

    61、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62、  解析 “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张,反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63、 “不悱不发”,即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地步,就不要去启发他。“悱”,意思是想说却又无法用言辞表达。朱熹注释说:“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意思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表达自己体会的言辞。朱熹说:“发,谓达其辞。”一个人经过思考已有所领悟,却未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故生惆怅、苦痛,看到他这样,才可以启发他,以达其辞。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 

    6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65、孔子主张旅游要健康有度,反对佚游。他认为佚游行为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的许可,佚游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局限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损害。

    6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www.siandian.com闪点情话网)——孔子《论语》

    6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68、《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6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70、孔子认为,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赋素质原本差不多,性情也相近,之所以出现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不同及所受的教育影响所致。

    71、二是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是孔子有名的教学方式,来自于一个经典:卫国大夫孔圉很好学,又谦虚,他死后,卫国国君为弘扬他的这一精神,就赐予封号"文"。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圉没有那么好,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封号,就很不理解地去问孔子。

    72、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

    73、(答案)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涵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74、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A项正确;

    75、“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

    76、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在两者之中以前者为重心。《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7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7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79、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80、这在《论语》中有专门记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1、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坚持不懈地宣传自己的主张,批驳别人的观点,这就使得各家学说有了鲜明的特点,也就形成了思想纷争的局面。他们之所以苦苦追求,都是为了期望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以便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所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就特别为统治者推崇,所以D项不符合史实。

    82、提示:孔子强调“为政以德”,是“仁”在政治上的体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仁”在教育上的体现;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

    83、孔子的旅游思想。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旅,倡导“山水比德观”,孔子一生行游天下,注重听乐视礼,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旅游的先河。孔子还注重体悟山水的自然之游。

    84、三是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提倡"学思结合"的一种"启发式"读书方法。

    85、  A.诸子百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百家争鸣的精神动力

    8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87、  解析 由材料中“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可以看出他强调了儒学的社会实用功能。B、C两项主要是政治统治方面的,D项是教育方面的。故选A项。

    88、评价:①不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8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90、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91、哲学思想——创立儒学,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92、(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93、于是,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与学生谈话、个别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大大培养了不同志向的弟子,效果很好,成绩斐然。

    94、    “庶”是指更多的劳动力;“富”是指人民群众丰足的物质生活;“教”是指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95、提示:孔子出生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

    96、南宋理学家朱熹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学家的思想,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使得佛道的虚幻因素与儒家的现实观念融合起来,最终为现实服务.这一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学的发展更进一步,他将儒学又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峰.虽然“孔孟之道”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后来尊崇儒家的朝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同时它的“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也同样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禁固了人们思想的自由.

    97、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9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99、可以说,孔子一生是在大不幸中度过的,他的坎坷遭遇让人潸然泪下。然,孔子仍达观地直面现实,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教育事业,为教育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从而走上一条光辉的教育大道,成为古代最早最杰出的教育家,得以步入神坛,被后世称之为"至圣先师",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