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昵称网

搜索
  • 您的当前位置: 个性昵称网 > 文案句子 >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其二(精选美句28句)

  • 发布时间:2023-07-21 12:05 编辑:admin 点击:
  •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其二

    1、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2、理学后来成为儒学的主流,在封建制度灭亡之后,理学成了民族落后挨打的替罪羊。朱熹也因此在一千年后被骂成灰头土脸。可是,后代学者真的做到在做学问时引进源头活水了吗?理学在朱熹手上成形,后来原封不动的用了一千年。出了问题还把板子打在他的身上。恐怕不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3、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4、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5、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6、后二句切入说理。先用设问,问渠(代词,指代方塘)为何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有活水的注入。作者也许并没有看到池塘的泉源,而是从它的明净推测出答案,这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观书的感悟。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学术需要不断提升,思想需要不断发展,这一切是潜在的,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源头,但只要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哪怕是个小小池塘,也会永葆清新,从而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也可如同镜鉴一般明晰。

    7、实际上,这首诗告诉我一个道理,那便是时机的重要性。

    8、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9、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10、诗中开篇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而澄明的画面,半亩大的方形池塘中,水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清澈而明净,天上的光和云的影子在水面上交相辉映。随着一阵微风吹来,水中泛起一丝丝涟漪,水中的画面也随之跟着波动起来。

    11、xiàng lái wǎng fèi tuī yí lì

    12、此 日 中 流 自 在 行

    13、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14、朱熹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多,大约只有不到40首,但其中与水相关的占了一半左右,尽显他智者的灵动之气。这两首《观书有感》既是写景,更是借形象来说理,让人在生动的比喻中恍然而悟,体味朱子的读书和治学思想。

    15、在南宋庆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195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庆元d禁。次年,朱熹为了躲避这场灾祸,来到福建新城,在此期间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16、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17、接下来诗人开始发问:池塘中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来保持水的清澈。

    18、其意指读书领悟道理的过程。当读了大量的书籍中的思想与观点的积累后,就好像是艘大船停泊在浅滩中,有了一场大雨的机缘,江水大涨,在水力的辅助下船就能轻松移动。思想和观点,有了名师的指点或指导,开悟也就轻松许多。顿悟,有时来自于机缘的巧合。这也说明,事物从量变至质变,需要积累,也需要在特定时间和背景机遇下完成。

    19、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和创新思维。

    2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源头活水在那里呢?就是从二程到杨时,再罗从彦,到李侗,再到朱熹的儒家学术传承。所以,在朱子之学中,既有儒家学术的一代代继承,也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所以,在这首诗中,看似写景,其实最后说的是做学问中,在继承前辈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发扬光大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问与时俱进。不会因脱离时代而死亡。

    21、院中有池塘,其父朱松亦有词写道:“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这个澄澈如鉴、照映着天光云影的方塘,应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朱熹幼时读书之暇,池边便是最好的休憩、游戏之所。这个池塘在他的诗中确立了永恒的地位,象征着有源头活水的清明之境。朱熹的学术生涯也由此出发,伴着大江春水,浩浩荡荡,奔腾前行,最终作为一条主脉注入中国思想史的海洋。

    22、“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23、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24、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25、“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26、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27、朱熹是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积大成者。理学从宋代开始,就成为官方的主流政治哲学。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理学也成为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流派。朱熹的这两首诗都挺有名,特别是第一首,常常被人引用。用来比喻做学问,学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能囿于成见,固步自封,要不断的吸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才能使得学问更加精湛,与时俱进。如果没有新的源头活水的注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一旦凝固,就会走向死亡。